郑州向东走,开封往西去,郑汴一体化让两个城市越走越近,实现同频共振。10多年来,郑汴一体化发展取得辉煌成就。新时代呼唤新发展,新起点孕育新突破。如何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,成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。
市人大代表韩治群说,郑汴一体化实施12年来,郑州、开封已实现了交通、电信、金融、产业、生态同城和资源共享“五同城一共享”,为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,也把开封发展带入了速度最快、质量最好的新时期。这其中,尉氏也是受益者。特别是今年10月底前开港大道就要全线通车,这对尉氏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,我们要借此机会深度对接、深度融合郑州航空港。近年来,尉氏县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、增后劲的项目和工程,积蓄了发展新动能。我们以产业集聚区、港尉新区为平台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,基本形成了纺织服装、现代家居、健康医疗设备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,其他传统优势行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,形成了充满商机和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韩治群代表表示,尉氏县境内有65平方公里的区域属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,按照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》,我们借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,借势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,发挥战略区位优势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要求,积极谋划建设开港经济带,重点培育发展高端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产业。紧紧依托航空港,在区域内设立综合保税区、保税物流中心等,打造开封对外开放平台,形成促进郑汴港“金三角”协作发展的联动发展区。目前在开港大道两侧,我们已积极谋划30平方公里的开港经济区,拓展了尉氏发展新空间,为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郑汴一体化的推进,给两市人民带来了很多便利。”市政协委员郭兴方认为,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,两市牵起手来迈步前行,以金融同城、交通同城、电信同城、产业同城、生态同城、资源共享为标志的郑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加深。如今,郑汴两市之间不仅有郑开大道、郑开城际铁路、开港大道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,也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、河南省重大战略。目前郑汴空间上已经对接、融合,下一步应该在“五同城一共享”的基础上,继续推进两市在交通、产业等一系列功能服务上进行深度对接。开封应进一步呼应郑州,借力省会,融入航空港,科学利用郑州的辐射、带动效应,充分发挥开封的比较优势,加快古都开封重铸辉煌的步伐。河南自贸区三个片区,郑州开封各有其一,互补发展潜力巨大。应结合开封片区特点,大力发展对外文化服务贸易,进一步探索“一带一路”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机制,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功能区,着力推动郑汴两市在自贸区两个片区建设上功能互补、互相促进、共同发展。
“两地政府间的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,争资源、争政策的情况仍然存在,这不利于郑汴一体化融合发展。”郭兴方委员认为,科学高效的协调沟通机制,是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的基础保障,必须进一步完善郑汴两市之间的郑汴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、沟通协调机制、统筹推动机制,加速郑汴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,共同推动郑汴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