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反对华北五省自治”,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”,“停止内战, 一致对外”……1935年12月9日,一场掀起全国救亡新高潮的伟大爱国运动在在北平爆发了。消息传到开封,压抑在古城学子心中的抗日救亡怒火终于燃烧了起来。9日当天,河南大学学生即以快邮代电的形式通电全国:
“国难方殷,外患未已,凡具血气,悉感沦亡。……须知国家生存,端在土地完整,政治设施,尤贵主权统一。华北之存亡,攸系全局,屏番之去留,大关国运。倡言自治,无异断足求行;蓄志剖分,诚乃饮鸩止渴。……同学等读书原期报国,钻研未忘救亡。听谎言谬论纷纷,不胜痛恨,睹阴云毒雾重重,莫名愤慨,急起直追,誓反自治运动……”
通电痛陈国家危局,矛头直指汉奸殷汝耕之流,表达了河大学子对分裂、卖国行径的无比愤慨。
12月19日,北仓女中(今河大附中)召开各级代表及学校干事会、监察会全体职员大会,一致通过了慰问北平学生的电文:
“天津大公报转北平各校同学鉴:连日得悉救国运动,横遭摧残,凡有血气,同深愤慨,誓竭棉薄,用作后盾,特此慰问。北仓女中全体学生叩皓。”
当日,开封各大、中学校校长在省立开封女师集会,决定于21日举行开封中学以上学校反对华北伪自治示威游行大会。21日上午八时半,开封公立、私立40多所中等以上学校一万多人,云集河南体育场,举行反对华北伪自治及示威游行大会。大会通过的宣言,向全国同胞陈述了“九•一八事变”以来国家面临的危险,接着表达了对殷汝耕之流的痛骂,最后呼吁全体国民团结起来,共同灭奸救国:
“全国同胞公鉴,自暴邻侵凌,四省沦陷,大河以北,遂成敌人觊觎之地,蚕食不已,势且鲸吞。凡属国人,稍有血气,应如何团结御侮,以图收复失地,保我疆国。……殷逆汝耕,以国家守土之官,竟丧心病狂,开门揖盗,伪自治之名,行割据之实,干作傀儡,自绝国人。此等卖国贼,若任其逍遥法外,贻中原无人之讥,启宵小效尤之渐。此而可忍,国将不国。……呜呼!国难以深,危之无日。欲图旦夕苟活,其安可得?惟有一致愤起,歼除叛逆,捕灭汉奸,庶可死中求生,挽救国脉于一线。凡我同胞,愿共努力。”
在大会一致通过反对伪华北自治、声援慰问北平学生等提案后,游行队伍高呼口号,由体育场至午朝门,经老府门、省政府后街、大坑沿街、省府街、相国寺后街、鼓楼街、南北土街、东大街,开始了爱国大游行,沿途呐喊响彻云霄,全城居民无不慷慨激昂。
12月23日上午,市三十多所学校学生数千人列队游行,并来到省政府门前请愿,要求中央电慰北平学生,对日抗战、停止屈辱外交,惩办宋哲元,取消华北伪自治组织等。下午,学生们召开开封市学生代表大会,成立开封学生救国联合会,推选河南大学为主席学校,决定自当日起实行罢课,罢课期间进行爱国宣传。次日开始,学生组织起宣传队列队出发,发放彩色标语,向市民宣传罢课的原因和救国的意义。
25日,焦作工学院学生赴南京请愿团在市火车站停留,我市学生百余人来到车站表示欢迎,并与他们一起高呼:“打倒汉奸!打倒卖国贼!”等口号。26日,我市一万三千多学生,再次列队来到省府门前,要求拨出车皮到南京请愿。因请愿未果,全体学生整队奔赴车站。《河南民报》的报道是:
学生队伍“浩浩荡荡,列成长蛇阵,中山大街水泄不通,交通断绝,高呼口号,气壮山河。”
当晚,学生夜宿车站,由此拉开了开封学子连续四天四夜的卧轨请愿斗争,陇海线交通为之断绝。《河南民报》这样报道:
“男女同学精神盎然,自晨至昏,凝立车站,寒风砭骨,不稍为挫……”;“天寒地冻星满天,鸦雀无声月台眠,精神之佳,令人肃然起敬。”
28日,天气转变,大雪飘飘,同学们立冰卧雪,不由心酸,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慰问,把饮食送到学生手中,许多食品商店被抢购一空。更为感人的一幕是,我市公立、私立小学等数千名师生,携带大批食物,沿途散发传单,冒雪来到车站慰劳。《河南民报》报道说:
孩子们高呼口号时“至为兴奋,举手高呼,双足同时跃起,大有怒狮狂吼气概。”
这场以学生为先锋的伟大爱国运动,由省城开封的学子声援北平学生开始,迅速影响到我省许多地方。活动中,开封的学子们和广大民众焕发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,有力地声援了北平及全国的学生爱国运动,为即将到来的河南抗日救亡斗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,也由此推动了全民抗战时代的到来。